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續前
    1然則吾豈謂天主已棄絕其子民乎?無是理也!即吾本人亦為義塞人、乃亞伯漢之苗裔、而出於便雅明之支派者也。11:1 見古經列王傳一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節。及聖詠第九十五首第十四節。
    2是天主固未曾棄絕其所預識之子民。抑爾未知經中所載伊理藹向天主控訴義塞之言乎?
    3渠曰:『主乎、若輩屠殺爾先知、毀壞爾祭壇;今吾為碩果僅存、而若輩又欲謀吾之命矣。』11:3 見古經列王傳一第十九章第十節及第十八節。
    4主何以應之?曰:『吾尚為己保留七千人、皆未曾屈膝於巴耳者也。』
    5於今亦然、固尚有蒙恩簡者存焉。
    6雖然、既曰蒙恩、則不復憑業;不然、恩將失其所以為恩矣。
    7然則如何?曰:義塞之所求、未之得也、其中蒙恩者得之、而其餘則已成麻木不仁之徒矣。
    8經云:『天主已使其冥頑不靈、有目而不能見、有耳而不能聞、以迄於今;』此之謂也。11:8 見先知意灑雅書第二十九章第十節、及古經申命紀第二十九章第四節。
    9大維亦曰:『願其筵席之化作羅穽兮、自食其所作之孽。11:9 見聖詠第六十九首第二十二節。
    10願其目之昏矇而不見兮、背常曲而不直。』
    11然則義塞人之躓也、將一厥而不振乎?無是理也!夫因彼之顛墜、救恩乃普及於異邦之人、是亦所以激發之耳。11:11 見古經申命紀第三十二章第二十節。
    12若其顛墜而成舉世之福、其隕越而為萬邦之利、則其復興之為福更當何如!
    13吾坦率告爾異邦人、吾為傳道於異邦人之宗徒也;
    14然苟有可以激發吾之同胞骨肉、而拯救若干人於淪亡者、正吾之所以忠於厥職耳。
    15何則、若彼之被棄已為舉世重歸天主之因緣、則彼之被納、又為何如將非轉死為生、大地回春乎!
    16且新薦之麵既聖、則其全飥舉聖;樹根既聖、其枝亦聖。
    17即有數枝被折、而爾本屬野欖、倖蒙接入其中、且得分潤厥根之膏澤;
    18爾亦不可向舊枝誇勝。爾如欲誇、當思非爾支根、乃根支爾也。
    19爾將曰、彼枝之被折、正為接吾耳。
    20誠然、彼之被折、以不信也;爾之蒙植、賴信德也;要亦不可因是妄自尊大、益當小心翼翼、恐懼修省也。
    21蓋天主且不恤其原有之枝、更將何恤於爾?
    22不見天主之慈而且嚴、寬猛相濟乎?其於隕越者、亦云嚴矣;而於爾曹、亦云慈矣。
    23且彼等若能幡然去其狐疑之心、則亦必蒙接入;蓋天主固能重接之也。
    24夫爾本野欖且得勉強接於真欖、況以真欖之枝接於真欖、將不更為易易乎?
    25兄弟乎、吾深恐爾等之自以為智、故不欲爾等之昧於此中微妙也。蓋部分義塞人之所以成為冥頑不靈者、乃有待乎異邦人之圓滿歸化。
    26屆時、義塞亦當全體得救矣。經不云乎、『救主出西溫、消除雅谷罪;11:26 見先知意灑雅書第五十九章第二十節。及第二十七章第九節。
    27與彼立斯約、一成不可改。』
    28以福音而論、若輩固因爾之故、而為天主之悖逆矣;若就簡選論之、則若輩托祖宗餘蔭依然為天主之所親也。
    29夫天主之恩賜寵召、必無後悔。
    30適如曩日爾曹未順天主、今乃緣義塞人之不順、而蒙矜恤;
    31若輩今雖未順、亦當緣爾曹之蒙矜恤、而蒙矜恤也。
    32蓋天主將一切世人歸納於不順之中者、亦欲示一切世人以矜恤云耳。
    33嗚呼、天主之聰明睿知、不亦淵淵其淵乎哉!孰能測其思維、探其跡蹤耶?
    34孰能知天主之心、而充其參贊耶?11:34 見先知意灑雅書第四十章第十三節。
    35又孰能施惠於主、而責望其報耶?
    36萬物之所本、萬物之所倚、萬物之所歸、惟主而已。伏願光榮歸之、奕世靡暨、心焉祝之。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