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至 3511 集
3月31日 最後的祝福
聖經作者正正要他們思想:在這處境里,若是上帝,祂會如何面對?問題的背後,仍然是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心--在患難之中仍然堅持到底!
3月30日 拒絕「自我中心」
馬爾克姆有一次問德蘭修女:「這個世界最缺少什麼?」德蘭修女就說:「缺少了信仰的美德。太多人被自私的心蒙蔽,只想到自己,從來都不會想到別人。」
3月29日 彼此相愛、同走天路
在這朝聖的路上,我們能夠看到身旁有孤單上路的肢體嗎?如何成為他們的同伴、如何能切實彼此相愛?
3月28日 「你們要小心...」
我們都有這樣的一個警覺嗎?我們有否覺察到生活里那些隨時會令我們失去恩典的可能性呢?
3月27日 注目於耶穌
要鼓起勇氣、選擇上帝聖潔的道路,以至在個人的靈性、抑或在逼迫底下的情緒狀態上都可以甦醒過來,又要「注目」於耶穌,以成為我們在這「奔跑」過程中的幫助。
3月26日 世界不配有的人
聖經作者要當時候正受苦害挑戰的基督徒明白:假如他們都願意立志要對上帝忠心、勇敢地為上帝而活的話,他們就需要有心理準備自己同時間要付上的受苦代價。
3月25日 勇敢地為上帝而活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這一份清單的美好,吸引了當時候讀者們的視線定睛在恩典與祝福里、卻不要只定睛苦難,目的為要挑戰他們勇敢地為上帝而活。
3月24日 因著信
從《希伯來書》的上下文可見,聖經作者所要說明的乃是關係到「人對上帝的信心」
3月23日 「不可丟棄勇敢的心」
上帝是信實的,祂的「應許」永不搖動;只是,我們這將要領受恩典的人,是否能夠以一份相對應的「勇氣」面對生活種種的挑戰、「不退縮」,又存心「忍耐」,堅定地「完成神的旨意」(36,新漢語譯本)呢?
3月22日 所行的必須「深思熟慮」
上帝與我們所立的約是非常認真、相當嚴肅的事情;上帝固然是信實守約的主,因此,祂必定為我們「伸冤」
3月21日 站在信仰的旅途上
惟有我們都明白到基督徒的同聚共處,並非只求「開開心心」和「輕輕鬆松」,卻是我們在這信仰的旅途上能夠彼此守望與支持、也是對肢體間彼此生命所付出的一份「撐到底」的承諾,我們才會明白「不可停止聚會」的重要。
3月20日 耶穌—為我們獻上了自己
第11-12節談及基督「一次進入聖所」的事件;其次,第13-14節則提及到基督之死的無比功效--「洗淨你們的心」。
3月19日 地上職事的不足
借著耶穌基督,我們能通往高天之上的至聖所。
3月18日 「新約」的特點
毋怪乎這「新約」乃是「更美之約」,因它取代了當初那「不完全的」、成為了「完全」而可依靠的,正是對一切信靠的人確切而信實的保證。
3月17日 「不恆心守約」的問題
按《耶利米書》的記載,先知預告新約時,猶大正陷入大災難的危機之中(耶三十4-7)
3月16日 耶穌—更美好之約的大祭司
《希伯來書》第七章的上文,並不是要將「新的約」及「新的獻祭」與「舊」的作比較;聖經作者的目的,是要強調「新」的取代了「舊」;而第八章開始,就正式討論到基督大祭司的職份。
3月15日 耶穌—更美之約的中保
當我們仍然掙扎在罪惡過犯之時,耶穌為我們獻上了完全的祭,既是一次過的、也是永遠有效的。
3月14日 耶穌—帶來了更美的指望
從舊約條件可見,祭司並未能達到上帝的目的:與人親近的;因此,耶穌基督被任命為大祭司,也正好成為了一個「更美的指望」、使人借著祂「可以進到神面前」
3月13日 一位超越的大祭司
聖經中有關「麥基洗德」的主要記載,只在《創世記》十四17-20提及,該處的經文也就是《希伯來書》作者在這七章上半部份里最主要引用的內容。
3月12日 永不改變、也不說謊的上帝
對《希伯來書》的作者而言,獻以撒事件並不僅僅證明瞭亞伯拉罕對上帝的順服,更重要的乃是他對上帝的信心。
3月11日 堅持下去的鼓勵
透過這樣的一個鼓勵,《希伯來書》的作者盼望能刺激讀者堅持和謹守著那份對結果子的生命渴求
3月10日 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
這是《希伯來書》里其中一段難解的經文。問題是:到底聖經作者在這裡所提及的那「人」,是否一位已經信主的基督徒?
3月9日 別讓我們「聽覺遲鈍」
進入五11的部份,乃是《希伯來書》第三次警告性的段落。
3月8日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
進入第五章,聖經作者接續上文有關「大祭司」的主題,開展了一個相對詳細的論述。
3月7日 我們的大祭司
對《希伯來書》時代的基督徒而言,他們要知道自己靠著這一位「大祭司」能夠有「勝利」的可能;對今天的我們而言,面對著生活裡面種種的試探、衝擊、挑戰,我們還有這一份對「勝利」堅定的相信嗎?
3月6日 上帝話語的能力
經過了第二次警告說話之後,何以《希伯來書》的作者要在這裡肯定上帝話語對我們的重要?
3月5日 務必竭力進入安息
透過曠野以色列人的歷史,聖經作者要告訴我們:在困難與挑戰面前,既然沒有任何可以解窘的良方妙藥,那麼,「失敗」也就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3月4日 「盡忠」的呼籲
在聖經作者的眼中,上帝確實並非要「懲罰」以色列人,相反,祂是要以色列人清楚地「觀看」!
3月3日 「為人人嘗了死味」的耶穌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整卷聖經里用了大量舊約的記載,單單第一章已經有不少舊約引用的經文。
3月2日 當鄭重所聽見的道理
隨著一1-4有關上帝從古至今的「曉諭」,從而讓我們看見上帝從古至今的掌權,並且更在這「末世」借著那一位超越的聖子、耶穌基督的「曉諭」,《希伯來書》的作者要當時候面對著逼迫與挑戰的信徒反省一個重要的問題
3月1日 上帝穩妥的保證
《希伯來書》的作者並非要將舊約時代那種零碎而多種多樣的啓示與聖子所要啓示的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