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天上的錫安和第五個警告
梁家麟

經文:希伯來書十二18~29

18你們不是來到那可觸摸的山,那裏有火焰、密雲、黑暗、暴風、19角聲,和說話的聲音;當時那些聽見這聲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們說話,20因為他們擔當不起所命令他們的話,說:「靠近這山的,即使是走獸,也要用石頭打死。」21所見的景象極其可怕,以致摩西說:「我恐懼戰兢。」22但是你們是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裏有千千萬萬的天使,23有名字記錄在天上眾長子的盛會,有審判眾人的神和成為完全的義人的靈魂,24並新約的中保耶穌,以及所灑的血;這血所說的信息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25你們總要謹慎,不可拒絕那向你們說話的,因為那些拒絕了在地上警戒他們的,尚且不能逃罪,何況我們違背那從天上警戒我們的呢?26當時他的聲音震動了地,但如今他應許說:「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27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要像受造之物一樣被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能常存。28所以,既然我們得了不能被震動的國度,就要感恩,照着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29因為我們的神是吞滅的火。

希伯來書的開首是「古時候,上帝藉着眾先知多次多方向列祖說話,末世,藉着他兒子向我們說話」(一1~2),將舊約和新約的啟示方式做了比較。在書卷接近結束部份,作者又將舊約和新約做一個對照比較。他分別描繪了昔日以色列民圍聚在西乃山腳,等候他們的領袖摩西在山上與上帝立約,並將十誡和其他律法帶給他們的情況;以及基督的信徒與眾天使一同圍聚在天上的錫安山,朝覲上帝的畫面。

在西乃山的場景裏,上帝向以色列民顯示祂是大而可畏的,整個聖山被火焰和密雲所遮蓋,人們不得靠近,凡靠近的便被視為褻瀆上帝,必要用石頭打死。只有摩西,就是上帝和百姓之間的中保被允許登山;但作者說,摩西也是懷着恐懼忐忑的心情來朝見上帝的,雖然出十九至二十申四都沒有記述摩西懼怕,但他的懼怕心情是毋庸置疑的。有誰不懼怕呢?作者還補充了一個生動的說法:就是當時的百姓根本見不到上帝的面,只能聽到祂的聲音,但光是上帝的聲音也還是太可怕,他們受不了,以致祈求上帝不要說下去。

相對之下,新約的景象可是和諧多了。作者強調,信徒將來聚集的不是人間能觸摸的山,而是在天上的錫安山。這裏稱之為「永生上帝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22),又稱為信徒「天上的家鄉」(十一16)、「不能被震動的國度」(十二28)、「將要來的城」(十三14)。這也是真正的應許之地,信徒能得着永恆安息的地方,也就是他們信仰歷程的目的地。

在那裏,有天使天軍圍繞在父上帝和基督跟前,也有在生命冊上記有名字(路十20腓四3啟廿一27)的「眾長子」的聚集。「長子」這個頭銜是上帝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領他們去西乃山時賜給他們的。「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出四22) 這裏又提到「成為完全的義人的靈魂」,應該指着已逝世的虔信者。作者主要敘述出席這個天上錫安山的聚會的成員,卻沒有明說聚會的情況,但可以推算這是一個歡樂祥和的聚集,眾天使和聖徒坦然無懼來到上帝面前,因為有基督這位中保用祂的血潔淨了他們。

作者在形容基督的血時,突然提到:「這血所說的信息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整句的意思我們不完全確定。肯定的是,作者不是比較基督的血和亞伯的血的性質,而是比較基督的血和亞伯的血各自帶出的信息,所以是基督的信息更美,而不是祂的血更美。或許可以說,亞伯流的是無辜人的血,這成了向上帝的訴冤;基督流的是義人的血,成了完全的贖罪祭。兩個信息都到達父上帝面前,父上帝當然更悅納基督的血的信息。

從兩個山的聚集的對照,作者轉而提出第五個對信徒的警告,就是不可輕忽上帝的說話。西乃山是上帝頒佈律法的地方,也是舊約啟示的高峯。天上錫安山應該沒有新的啟示頒佈,但前面剛提到基督的血帶來了信息。基督的救贖是新約,這當然是上帝的信息,不然又如何稱為福音呢?

作者雖然描述了在天上的聚會的和諧景象,但這要待基督再來、救恩完全成就後才實現的;今天在人間,我們仍得持恐懼戰兢的態度,完成救恩的工夫。我們不能因為基督的慈愛拯救,而忘記了上帝同時是大而可畏的,祂的說話是輕慢不得的。「你們總要謹慎,不可拒絕那向你們說話的。」(25)

要是上帝在人間藉摩西說話,我們尚且不敢怠慢;何況上帝在天上藉基督說話,我們便更不能違背了。作者重述西乃山上帝說話時的恐怖情景,指出上帝藉基督說的話是震撼天地的。他引用哈該的預言:「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參該二6~9)說明基督的啟示將帶來撼天動地、摧毀一切的效果,所有東西都被消滅,惟有倚仗基督所建立「不能被震動的國度」的人,方能存留。

為此,我們一方面對能進入不能震動的國常懷感恩的心;另方面也要做好本分,讓自己留在這個國度裏。「所以,既然我們得了不能被震動的國度,就要感恩,照着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上帝。」(28)

我們要以敬畏的心來事奉上帝,因為上帝是可畏的。「我們的上帝是吞滅的火。」

反省:

再一次,作者提醒我們需要對上帝保持敬畏恭謹的態度,不要輕忽祂的話,不要輕慢救恩,不要以祂的慈愛和恩典為可濫用的。我們都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