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 問安,代禱和結語
梁家麟

經文:希伯來書十三18~25

18請你們為我們禱告;因為我們自覺良心無虧,願意凡事按正道而行。19我更求你們為我禱告,使我快些回到你們那裏去。20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把羣羊的大牧人—我們主耶穌從死人中領出來的神,21在各樣善事上裝備你們,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穌基督在我們裏面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22弟兄們,我簡略地寫信給你們,希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23你們該知道,我們的弟兄提摩太已經重獲自由了;他若很快就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24請你們向帶領你們的諸位和眾聖徒問安。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向你們問安。25願恩惠與你們眾人同在。

在結束部份,作者呼籲信徒為他們代禱:「請你們為我們禱告;因為我們自覺良心無虧,願意凡事按正道而行。」(18)「我們」說明作者是隸屬於一個宣教或牧養團隊。保羅在他的書信裏,也常有請受信信徒為他和他的事奉團隊代禱的請求。

信仰是雙向互動的。在「羣羊的大牧人」基督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能永遠扮演強者,就是單向的幫助者,而不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即或在教義和真理的教導上,我比所有受教者都強,他們也不能加添甚麼給我;但在代禱這個任務上,卻是人人都能做,連初信者都可承擔的。而教導者和牧養者也必須清楚表白,他們需要上帝的介入和幫助。他們不是真理的化身,必須接受真理之主的修正;他們或能承擔若干撒種或澆灌的工作,但「惟有上帝叫生命成長」。所以,上帝若不出手,上帝若不介入他們所做的事奉,他們所做的必定是徒然的。「我們都需要上帝的幫助,請替我們代禱,祈求上帝幫助我們。」這是代禱的呼籲。

作者提出請求代禱的理由:「因為我們自覺良心無虧,願意凡事按正道而行。」這個理由很有意思。作者在希伯來書所做的,是糾正信徒羣體中的真理偏差,提醒他們在信心和生活上是否已離開原來的正軌;那糾正者必須確保自己站在正確的信仰和實踐上,不然便是「瞎子領瞎子」了。作者自我省察,認定自己在上帝面前「良心無虧」,並立志「凡事按正道而行」。他們呼籲信徒為他們代禱,也肯定包括求上帝鑑察他們是否真的良心無虧、凡事按正道而行。將一個「自覺」變成「代禱」,便使「自說自話」變為「佇候上帝印證」了。

在「我們」之外,作者附加一個個人(「我」)的代禱,希望上帝允許他儘快到他們中間,

接着是作者對信徒的祝福祈禱。他先請信徒為他代禱,這裏他為他們代禱:「但願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永約之血,把羣羊的大牧人—我們主耶穌從死人中領出來的上帝,在各樣善事上裝備你們,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穌基督在我們裏面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20~21)

這不是保羅式的三一論的祝福詞,而是扣定在全書的中心主旨而作的一個祝願。簡單的短短几句代禱語,前面複雜的教導便都收錄其中了。如此,作者先作真理教導,然後將之化為代禱,請上帝親自出手,將教導落實在信徒的生活中。人的努力與上帝的恩典並行不悖。

他稱上帝為「賜平安的上帝」,並說祂就是促成耶穌基督的整個救贖工程的那位:「就是那憑永約之血,把羣羊的大牧人—我們主耶穌從死人中領出來的上帝。」如同整卷希伯來書,除了提到耶穌基督認同我們,凡事該與我們相同,也曾受各樣試探外,其餘有關祂的生平的篇幅,幾乎都集中在祂的受死、復活與昇天之上,道成肉身的故事幾乎沒有提及。所以,全書專注的不是耶穌「降下來」,而是「升上去」。這裏對基督的描述也僅是「從死裏復活」。當然,這裏也沒有提到基督升到天上坐在父上帝的右邊;但是「永約之血」一語已包含了這個內容,而稱基督為「我主」,也肯定了祂的神性。

希伯來書再三強調基督是大祭司,以自己作為祭品,一次過獻上最完美的贖罪祭,並藉祂的血與人立約,這是取代舊約、永遠有效的新約。基督的血因此是「永約之血」。

作者又稱耶穌為「羣羊的大牧人」,這是新約常見的說法,可在希伯來書未曾討論過。不過,將「大牧人」和「大祭司」兩重職事並列,倒是很完滿的。耶穌基督使人成聖,耶穌基督也帶領我們走完人間的信仰歷程,祂的杖和竿,既安慰,又管教。

剛纔提到的是父上帝為耶穌所做的,那作者期盼父上帝藉着耶穌對信徒做甚麼?「在各樣善事上裝備你們,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穌基督在我們裏面行他所喜悅的事。」讓信徒藉遵行善道善事,生命得成全,主旨得成就,生活討主喜悅。

祝福之後是報告。作者提到提摩太被釋放的消息,他稱提摩太為「我們的兄弟」,顯然彼此的關係密切。我們無法知道這位提摩太是否便是保羅的同工,若是,則便可以確定作者是保羅團隊的一個成員。但聖經的資訊不足以下這個結論。

作者總結整封信的主旨,這是給信徒的「勸勉的話」。

反省:

我們已走完希伯來書之旅,但願本書的寶貴信息,能鞏固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忠心地、敬謹地走完信仰的人生之旅,成就一個亮麗的信仰。求主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