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宣告悔改的施洗約翰
陳志豪

經文:路加福音三1-6

3:1 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 彼拉多作猶太總督,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區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 2 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裏,神的話臨到他。 3 他就走遍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4 正如以賽亞先知書上所記的話:「在曠野有聲音呼喊着: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5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筆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6 凡血肉之軀的,都要看見神的救恩!」

路加為約翰的事奉提供了歷史背景,從最高的凱撒提庇留到地區的宗教領袖大祭司亞那和該亞法。這種將先知的召喚與當時的君王一同記載的方式在舊約十分普遍,例如耶利米書1:1-3以賽亞書1:1也有類似的記載。這些領導者都是地上短暫的權威,提庇留於公元37年去世,彼拉多同年被迫辭職。這些世俗的領袖與約翰形成了鮮明對比:儘管他們看似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但上帝永恆的旨意纔是真正的主宰。書中將要揭示上帝如何使用微小的約翰成就祂對世界的旨意。在這名單中最後的兩位不是政治領袖,而是屬靈領袖,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似乎說明了他們同時當大祭司。作者對約翰的描述讓人聯想到舊約的先知;約翰與當時的君王相聯繫,暗示可能會受到當權者的壓制;他被稱為撒迦利亞的兒子,也是與舊約的先知被提及他們父親的名字一樣。最後,約翰的出現地點是在曠野,這讓人想起舊約中的先知們曾在曠野中跟隨上帝(耶2:2)或被上帝接走(列下2:4-11)。

約翰來到約但河一帶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歸納了他的事奉。悔改是與希伯來字 שׁוּב (šûv, to turn)有關,是指將一個人的視角從罪轉向上帝,結果應是活出不一樣的生活。約翰在曠野的事奉應驗了以賽亞先知的預言(賽 40:3-5),「修直……路」的比喻是標準的古代近東比喻,是有關為國王或神的進入開路,在以賽亞書中是描述上帝走在祂的子民前面,讓他們回到他們的土地 (賽 35: 8; 62:10; 57:14)。預備主的道很有可能是指到,為上帝的到來做好道德上準備的呼召。3章5節描繪整平地理障礙,指到上帝的到來是大能和不受阻礙的。

思考/反省和默想/禱告:(按感動選擇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1. 戰爭、投資、或選舉等等政經大事都影響我們這些升斗市民。現在你關注什麼政經大事或人物呢?會否過分關注或有不安或憂慮?其實他們的影響都很短暫,人物都要過去,唯有認識神才帶來永遠和真實的改變。你花多少時間研究這個世界?花多少時間認識上帝?對比之下,如何呢?為什麼呢?

  2. 「信耶穌」中文的「信」這個字可以代表一個人只是認同耶穌真有其人,與這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無關。施洗約翰傳悔改的信息,其實是信的一部份,是接受自己是一個需要拯救的罪人,並且願意迴轉向神,因為悔改是一個深切的內在反省和願意。今天已經信了耶穌的你,請反思,為已經悔改的你感恩,因為神已為你開展救恩的道路 (5-6節)。若你此刻感到有尚未好好悔改的生活與行為,就在神面前深深懺悔和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