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马太福音2章13-15节
主的使者⋯⋯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祂母亲逃往埃及。”—马太福音2章13节
在1947年,随着英属印度帝国的瓦解,超过1,500万人由于宗教因素而被迫迁徙。雨季引发的洪水泛滥与疾病蔓延,使局势更加动荡,甚至造成100多万难民不幸丧生。
纵观人类历史,人们为了追求自由、生命安全或更好的生活,总是不断迁徙。显然地,渴望迁徙、寻找新生活是人类的本能。圣经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希伯来人离开埃及,迁徙到应许之地。耶稣也曾被迫迁徙。当祂还是婴儿的时候,祂父母为了保护祂免受希律王杀害,而逃往埃及。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以色列人曾逃离埃及前往应许之地(出埃及记3章17节),以摆脱残杀男婴的埃及法老(1章16节),而上帝却指示约瑟带着耶稣和马利亚逃往埃及,以躲避同样施行杀戮的暴君(马太福音2章13节,见16-18节)。
马太福音告诉我们,这段旅程是要应验何西阿书11章1节的预言:“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马太福音2章15节)。但这也提醒我们,基督对于人类的经历有深切的体会(希伯来书4章15节)。我们有一位了解我们的救主,祂同样经历过你我遭受的试炼和磨难。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可以寻求祂,祂会垂听我们的祷告,也会为我们代求(希伯来书4章14-16节)。
迁徙对你有何影响?耶稣被迫迁徙的事迹,
如何激励那些为自由或
安全而逃离家园的人?
亲爱的天父,许多人为了生命安全
而被迫迁徙,求祢保护他们,
赐给他们平安的新家园。
灵粮透视
马太福音的记述突显出,耶稣降生与上帝过去曾拯救祂子民脱离埃及奴役之间的相似之处。出埃及记描述,一位残暴的法老怀疑以色列民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权,而下令杀害以色列人的男婴(1章16、22节)。然而,经过一连串出乎意料的事件之后,摩西的性命得以保存(2章1-10节)。马太福音记载,希律王因新生王的预言而恐惧不安(2章2-3节),便企图利用博士们找出预言中的婴孩(7-8节)。当这个计谋失败后(12节),希律王再次企图杀害预言中的君王,就下令屠杀伯利恒城里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孩(16-18节)。约瑟带着马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而得以保全性命(13-15节)。出埃及记论述的事件与耶稣降生的事件,两者相似之处表明耶稣是新的摩西,祂深知需要逃到安全之地的感受。祂了解人类的经历,因此我们可以在困境中倚靠祂。
作者: 白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