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對我而言,知錯容易,改錯不容易。
錯不能改,會一錯再錯,錯誤會不斷地重複自己。知錯不改,有如斬草不除根,過一陣子,春風吹又生了。
然而,改錯首要知錯,知錯的前提是謙卑地自省,而不是頑梗地正化。人借真理正化錯誤肯定得理不饒人。更甚的,個人見解若有聖經片面真理來撐腰,就能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了;人若以真理為炬,可能會路過如焦土。“在這一切之外,要存着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西》3:14)真理有一致性,不會自相矛盾,彼此衝突,因此,對真理的詮釋不能片面切割,或是以偏概全;愛心“聯絡全德”,抽掉牢固真理的愛心,真理立刻就垮了。
基督十字架的愛貫穿新舊兩約,對於聖經的詮釋不能沒有基督在裏面。在我們的講道中,也要以基督的愛來聯絡全德,為要取得律法與恩典兩者完美的平衡。
我好像又跑題了。其實沒有,我們常犯的錯誤大多是對真理的全面性認識不清,堅持在片面的“真理”上大作文章,堅持己見,完全沒有商討餘地。
大約兩年前吧,我當時的錯,或許是熱心過頭,智慧不足。人在退休之後,對舊識還是念念不忘,一旦找着了時機,就想回去幫忙,結果反而幫了倒忙,最後搞得自己遍體鱗傷。
我的錯是光有熱心,缺少見識,只要有事奉的機會,就會一頭栽進去,不知道本身早已過時;這可能也是自作多情,高估自己的重要性。我從服事25年的教會退休之後,教會會眾早已前行(move on),我還想主動地回頭跟進(move in),結果是牛頭不對馬嘴,愛之反倒害之,把事情搞砸了。
按着經上的教訓,我最終還是謙卑地悔過,並且乖乖地向人道歉收拾殘局,與人重修舊好,在基督裏彼此相愛。然而,每個錯誤都會有不良的後果,像是風浪過後的餘波,傷後留痕。
我們對上帝不但要有熱心,同時也要“按着真知識”。保羅曾經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這個年輕氣盛的法利賽人,因着沒有“按着真知識”的熱心,導致他成了一個“罪人中的罪魁”,強烈地迫害基督徒。
獲得真知識的前提是謙卑,人要低頭才能見到自己泥造的腳。談到謙卑,我喜歡引用艾略特的詩句:“我們唯一能希望獲得的智慧是謙卑的智慧,謙卑是無止境的”( The only wisdom we can hope to acquire is the wisdom of humility: humility is endless)。
謙卑再謙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