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在那天,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海邊。2有一大羣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好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3他用比喻對他們講了許多話。他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4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們喫掉了。5有的落在土淺的石頭地上,因為土不深,很快就長出苗來,6太陽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7有的落在荊棘裏,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8又有的落在好土裏,就結出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有耳的,就應當聽!」
18「所以,你們要聽這撒種的比喻。19凡聽見天國的道而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20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21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一旦為道遭受患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22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憂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結不出果實。23撒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了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在馬太福音13章1-9節中,耶穌用撒種的比喻來教導羣眾。比喻中有四種不同的土壤:路旁、石頭地、荊棘地和好土。撒在路旁的種子被飛鳥喫掉,象徵那些聽了道但不明白的人,魔鬼來奪去他們心中的道。石頭地上的種子因土淺而無法紮根,遇到困難和逼迫就退縮。荊棘地的種子被憂慮和錢財的迷惑擠住,不能結實。只有落在好土裏的種子結[出三十倍、六十倍和一百倍的果實。
耶穌用這個比喻來說明神的話語會根據人心的不同反應而結出不同的果實。好土象徵一顆願意接受和實踐神話語的心,這樣的心靈會讓福音生根發芽,並結出豐盛的果實。
四種不同的土壤,或許存在於我們不同的階段。許多時候,我們聽了神的話,卻因着忙碌和世俗的壓力而忽略了它的意義。我們是否被「荊棘」般的憂慮和慾望所困擾,使我們的信仰無法茁壯成長?耶穌提醒我們要放下那些阻礙屬靈生命的事物,謹慎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選擇。專注於祂的話語,讓神的道在我們內心深處紮根,結出屬靈的果實。
信主年日越久,有時反而會忘記最基本又重要的東西。耶穌的比喻挑戰我們,思考信仰的根基是否紮實。好土並不是自然出現和存在,而是需要我們不斷有意識地培養和耕耘。在這個充滿忙碌的生活以及似是而非的社會中,要保持心思的純潔實非易事,我們如何讓自己的心靈成為好土?或許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的不同抉擇中,先想想這是否是按聖經原則來判斷及選擇的?在不斷反思及實踐過程中,逐漸讓自己成為好土。而這樣不斷讓自己成為好土的功課,或許是需要一生持之以恆的功課。
信仰反思:
耶穌描述了四種土壤對神話語的反應,我們是否曾經像「荊棘地」一樣,因生活的憂慮和世俗的迷惑而影響了對神話語的接受?
耶穌的比喻提醒我們,好土需要有意識地培養與耕耘。我們是否定期檢視自己的心靈狀況,並清除屬靈生命中的「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