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信德論
    1信德者、乃所望諸事之確保、而未見諸事之心證也。
    2古之人有因斯而見稱者焉。
    3吾人之了悟宇宙為天主命名之所締造、而有形出於無形者、憑信德也。
    4昔亞伯具有信德、故其所獻於天主之犧牲、遠勝乎加因之所獻也。彼因是而得稱義、即天主亦嘉納其禮焉。厥後其身雖死、其言不朽者、亦信德之力也。11:4 見創世紀第四章第四節。
    5伊諾被攝昇天、未嘗見死、蓋「天主攝之、人間無得而再遇、」是亦信德之效也。何則、彼於被攝之前、固已得見悅於天主之明證。11:5 見創世紀第五章第二十四節。
    6苟無信德、安能取悅。蓋人之親近天主、必先篤信實有天主、與夫天主之有求必應也。
    7諾厄既承示未形之事、心懷惕若、乃豫備方舟、以濟其家。彼之為此、實憑信德;且彼之信德、即所以證世之罪、而自躋於因信成義之域耳。11:7 見創世紀第六章第八節至第二十二節。
    8亞伯漢亦憑信德、心從天主之命、不惜離鄉背井、以覓承許為嗣業之地。方其就道、固茫然不知己之奚適也。
    9復憑信德、而羇旅於承許之地、與共承恩諾之依灑格雅各伯同寓棚帳之中;11:9 見創世紀第二十三章第四節、第二十六章第三節、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節。
    10蓋彼所企望者、乃一具有根基之城府、天主所營、天主所築也。
    11厥婦灑蕾、亦憑信德、以一不育之身、重以耄耋之年、竟能懷妊誕育;蓋彼固信天主之無虛諾也。11:11 見創世紀第十七章第十九節、及第二十一章第二節。
    12因此之故、以一衰邁瀕死之人、其所出子孫、如天上之星、海濱之沙、有不可勝數者焉。11:12 見創世紀第二十二章第十七節。
    13此數人者、皆懷抱信德而死、生前未見恩諾之通盤實現、惟高瞻遠矚、延頸舉踵企而迎之。同時復自認人生在世、猶如羇旅他鄉、暫作過客而已。
    14作是語者、明示若輩之家園、實另有所在也。
    15若云懷其本鄉、則儘有歸返之機緣。
    16然若輩之所懷者、實有愈於本鄉、則天國是已。是故天主亦不以稱若輩之天主為恥、且早已為之備一聖邑矣。
    17且當亞伯漢之見試也、毅然以依灑格為獻夫彼乃承受恩諾之人也;11:17 見創世紀第二十二章第一節至第十四節。
    18天主曾謂之曰:『依灑格當為爾後裔之根。11:18 見創世紀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節。
    19至此竟肯慨然奉獻其唯一嫡子者、亦信德之力也。蓋彼認天主為全能、即令起死回生、亦意中事;故得收回依灑格、而為後事之前影焉。
    20依灑格亦憑信德、於未形諸事之上、為雅各伯伊梢祝嘏。11:20 見創世紀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節。
    21雅各伯臨終時、亦憑信德、為若瑟二子、各別降福、且俯伏床頭而頂禮焉。11:21 見創世紀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一節、第四十八章第十五節、「俯伏床頭」有譯為「倚着杖頭。」
    22若瑟臨終時。亦憑信德、而豫言義塞子孫之必得脫於埃及、並為己之骸骨。預留遺命。11:22 見創世紀第五十章第二十四節。
    23摩西初生、父母見其俊秀、乃不顧君王禁令、而匿之三月、是亦憑信德也。11:23 見出谷紀第二章第二節。
    24及摩西長成憑信德、而毅然拒絕法老外孫之名稱;
    25寧願與天主之民同受困苦、不願於須臾之間與罪人同享逸樂。
    26在摩西之心目中、基督之垢辱、實富於埃及之寶庫也。何則、其所見者大。其所望者遠也。11:26 見出谷紀第二章第十一節、「其所見者大、所望者遠。」直譯為「他所注視者、為後日之賞報也。」
    27厥後又憑信德、不恤君王之震怒、而逃出埃及。蓋其心目中常有形而上之天主、故能百折不撓、磨而不磷也。11:27 見出谷紀第二章第十五節。
    28復憑信德、而遵守免難節舉行灑血之禮、以免消滅冢息者之臨義塞。11:28 見出谷紀第二十二章第十二節。
    29憑信德、眾越紅海、如踐平地;埃及人欲踵之、而溺焉。11:29 見出谷紀第十四章第二十二節及二十七節。
    30憑信德、日里閣之城坦、被圍七日、乃頹然傾圮矣。11:30 見先知若西雅書第六章第二十節。
    31憑信德、花娘拉哈款待間牒、終得不與悖逆之徒同歸於盡。11:31 見先知若西雅書第二章第十一節及第六章第十七節。
    32雖然、吾亦何用多說。若夫基甸巴拉桑生耶弗德大維撒母耳以及眾先知之事、實不勝縷述也。11:32 此節至第四十節所述史事、見撒母耳書與列王傳。
    33總之、彼等之征服敵國、發揚公義、獲賜恩諾、箝制獅口、
    34撲滅燎原、脫免刀兵、轉弱為強、奮勇作戰、所向披靡、無一而不憑信德也。
    35再如婦人之子、死而復生、重得團樂;亦有人備受苦刑、不求苟生、俾獲美滿之復活;
    36更有人忍受戲弄鞭撻、桎梏縲絏、種種磨煉、
    37或石擊鋸解、或百般見誘、或死於刀下、或身披綿羊山羊之皮、栖遑外土、造次顛沛、艱苦備嘗;
    38斯輩不見容於世、乃穴居野處、遁跡山林、
    39凡此何一非因信德而見稱者乎?顧其未獲所許者何也?
    40蓋天主夙為吾人備有更微妙之事、而古人之成全、實有待乎吾人者焉。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